明朝朱由检是谁的儿子明朝朱由检有几个儿子?

明思宗孝烈皇帝朱由检,一生共有七子三女。在明朝将亡之际,思宗的儿女虽生在帝王之家,却早早面对了国破家亡的历史转折,几个儿子大都下落不明,三个女儿更是命运悲惨。

明思宗孝烈皇帝朱由检:是非后人说

(大明思宗孝烈皇帝朱由检)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思宗孝烈皇帝朱由检,在历史上的评价呈两极分化。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由于生前没有子嗣,遗命皇弟信王朱由检入承大统。朱由检即位后,勤于政事,大力铲除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锦衣卫将其逮系下狱,自知罪恶滔天难逃一死的魏忠贤未及到京,便自缢而死。

铲除阉党只是年轻的朱由检朝亲政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他即位之初,明朝的局势已经日趋恶化,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这位年轻的皇帝素来以“勤于政事,厉行节俭”著称于世,但由于皇父光宗皇帝朱常洛素来不受皇祖父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喜爱,导致他与哥哥熹宗皇帝朱由校从小就缺乏良好的教育。熹宗一生无所作为,而身负兴国之命的朱由检即位之后,同样有着他明显的局限性,阉党虽除,但却不能尽除,阉党余孽一直到弘光年间还在兴风作浪。

明思宗朱由检一生,未能很好的解决党争问题,导致阉党余孽与东林党互相攻忤,党争欲烈,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但能力明显不足的朱由检对此已然是回天乏术,实在无法实现大明王朝的复兴。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崇祯帝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大明王朝到此已是病入骨髓,内忧外患之下,非明君不可以救之矣,很可惜的是,朱由检虽然已有南迁想法,但却在陈演、光时亨等阁臣的反对之下,迁都之议未能实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于煤山自缢殉国。

历史上,对于崇祯帝的评价,是正面多于反面的,他的能力有其局限性,但是为了大明王朝的复兴,真的是拼尽全力了。关于崇祯帝的私生活,史载还是很丰富的。崇祯帝一生,最爱的后妃其实只有三人,分别是周皇后、袁贵妃和田贵妃。这是有史记载和崇祯帝交集最深的三位后妃。

崇祯帝的所有子女,都出自这三位后妃。

这其中,正宫皇后周皇后在大明王朝实属难得一见的贞烈皇后,两人是由朱由检之祖母宣懿太妃刘氏亲自定下婚约,婚后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扶相持。一对神仙眷侣恩爱无比,生下了长子朱慈烺、次子朱慈烜、三子朱慈烱。

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六子怀悼王、七子悼良王(两位皇子姓名史载)全部由田贵妃所生。

明思宗有三个女儿,其中长女坤仪公主、次女长平公主都是周皇后所生,小女儿昭仁公主生母不详(极有可能是袁贵妃所生),这三个女儿的结局都不好。

甲申之变

当年,南朝刘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顺帝刘准被逼禅位之时,自知性命难保,曾哀叹到:“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帝王家!”一句哀叹,道出多少亡国之君的无奈。而崇祯帝朱由检,在阁臣陈演、光时亨的反对下,迁都南下不成。此时,他已经预感到京师将难以保全,李自成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兵临京师只是时间问题。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大顺军连陷大同、洛阳、宣府等重镇,京师危在旦夕。崇祯帝虽然命人快马加鞭召平西伯吴三桂入卫京师,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火,很快的,三月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两天后,十五万大顺军将北京城包围成铁桶一般,。大明王朝距离亡国仅仅一步之遥,北京城一破,崇祯帝活或死或降,只能自决了,此时再请求外援,作用真的不大了。

三月十八日夜,得知大顺军已经将北京城团团包围的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今景山),远望着城外彰义门的连天烽火,心如刀绞,只能扬天长叹,徘徊无语。

京师恐怕保不住了,崇祯帝要想顺利逃出京城也绝非易事,更何况京城此时一片混乱,大臣们自顾不暇,崇祯帝身边无人可用,只能坐着等死。次日,大顺军攻破北京外城,太监王廉入宫告之,一个人独自在宫中喝闷酒的崇祯帝长叹道:“苦我民尔!”当时便刺死劝降的太监王殷,决定以身殉国。

(最不像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

在殉国之前,崇祯帝做了几件大事,主要还是为几位皇子谋出路。虽然京师不保,但陪都南京尚在,南方半壁河山还未落贼手,仍然有希望恢复河山,诸皇子是大明复兴的希望,因此,保护好皇子们,就是保全了大明复兴的种子。

紧急关头,崇祯帝命人分送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炤、定王朱慈烱到勋戚周奎(周皇后之父)、田弘遇(田贵妃之父)家避难。随即,崇祯帝在宫中亲书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辅政太子朱慈烺。

这三个儿子素来受崇祯帝喜爱,无论哪个儿子最后能存活下来的,都有可能成为大明王朝的“中兴之君”。如此紧要关头,崇祯帝将三个希望最大的儿子放在勋戚之家,是冒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周奎和田弘遇早在明亡之前就被不少大臣弹劾“阴怀二心”,特别是国丈周奎,更是属于吝啬钱财,贪生怕死之辈,崇祯帝将三个儿子托付于外戚而非心腹近臣,实在是下下之策。

送走了三个儿子,周皇后和袁贵妃誓死留下陪伴皇帝,很少流泪的崇祯帝面对国破之际,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知道皇帝已抱定殉国的决心,这个刚烈的皇后留下诀别之言,当场就接下衣带自缢殉国,而袁贵妃,三跪三叩皇帝后,亦自缢而死。

崇祯帝三个女儿中,除长女坤仪公主早夭外,次女昭仁公主当时年仅15岁,崇祯帝召她到自己跟前,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拔剑砍中她的双臂,公主当时就昏死了过去。而作为崇祯帝最小女儿的昭仁公主,当时才六岁,面对国破家亡,根本是懵懂无知,最后还是被崇祯帝挥剑刺死了。

诸子女结局

大明思宗孝烈皇帝朱由检共有七子三女,子嗣在明朝算是比较多的,但很可惜,崇祯帝子女在明朝灭亡之际,几乎个个难得善终。

先说说崇祯帝的七个儿子,诸子中,次子怀隐王朱慈烜、五子悼灵王朱慈焕、六子悼怀王(姓名失考)、七子悼良王(姓名失考)皆早夭,崇祯帝真正活到明亡之后的儿子,只有长子献慜太子朱慈烺和三子定哀王朱慈烱及四子永悼王朱慈炤。

北京城破之前,崇祯帝将献慜太子朱慈烺和定哀王朱慈烱送到国丈周奎那里,将永悼王朱慈炤松到国丈田弘遇那里,

事后证实,外戚根本不可靠,周奎和田弘遇为了保全自身性命和富贵,对三位皇子如弃子般的狠心抛弃。

原本被寄予大明复国希望的皇太子朱慈烺,按照原计划是送到成国公朱纯臣家中躲避后南下南京继位,谁料,太子还未及出宫,李自成大军便已入宫,太子本求速死,李自成却说他“汝无罪”,还封他为宋王。待思宗孝烈皇帝安葬后,太子朱慈烺传被胁迫随李自成出征山海关,大顺军大败后,回京途中太子走失,下落不明。

在明朝末年,还发生过轰动天下的南北太子案,虽然都被证实是个别投机分子所为,但是身为大明太子,朱慈烺的忽然失踪始终是一大悬案,关于他的去向,多年以来一直都是一个谜,针对他的传说,不下有五六种说法。

崇祯帝诸子中,第四子定王朱慈烱最为神秘,也最为出名,其名气还要盖过皇太子朱慈烺。朱慈烺有记载的是曾经被李自成胁迫随军出征山海关,为的是迫使平西伯吴三桂投降,只可惜即便是太子到两军阵前,吴三桂也未动摇投降之心。大顺军在一片石之战中惨败后,朱慈烺便在乱军中走散而下落不明。

定王朱慈烱在《明史》中明确记载是孝节烈皇后周氏之子,但在明末文人查继佐所著《明书》却认为思宗皇帝第四子永王慈焕、第三子定王朱慈炯都是田贵妃所出,然,崇祯帝在送子出宫前,却为何偏偏将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烱送至国丈周奎府中,愚以为,定王朱慈烱出自田贵妃无据可考,朱慈烱极有可能是周皇后之子。

生母存疑旦可放在一边,但自从皇太子朱慈烺下落不明后,关于定王朱慈烱的传说就多了起来。民间流传,明朝灭亡后,朱慈烱以朱三太子之绰号,湮没于民间,欲集合力量伺机反清复明,在清初,关于朱三太子的传说不绝于耳,当代连电视剧《康熙大帝》都对朱三太子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

在崇祯帝当时还活着的三个皇子中,经历最离奇的便是皇四子永王朱慈炤。

崇祯帝原本想通过成国公朱纯臣将三位皇子送出京城,到南都(陪都南京)另谋出路,但前路迢迢,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烱先后在乱军中失散,身为皇四子的永王朱慈炤,当时才十一二岁,已知国破家亡之巨变,在宫中正义凌然,坚决不跪李自成,还大声对李自成呼之曰“何不杀我!”李自成也算是识明理之人,知道“罪止崇祯一人”,不敢妄开杀戒,赦免朱慈炤(永王无罪)之罪。大顺军在山海关之战中惨败,京师混论不堪,朱慈炤与哥哥定王朱慈烱走散,与一位毛姓将军逃到河南重了一年地,但很快的,毛姓将军因为清廷严查“流寇”而逃跑,朱慈炤流落地方,被一个前明王姓官员收养,改名为“王士元”(倒过来念“原是王”)。就这样战战栗栗度过了好几年,值到王给事中去世,这位落魄皇子又遇到另一个贵人,此人姓胡,又正好是前明的官员。

朱慈炤娶了胡大人之女为妻,长期以王士元之名隐居在浙江,但身为明朝皇室后裔,朱慈炤即便一再希望能隐姓埋名安度晚年,现实却不能如他所愿。康熙年间,浙东一位叫一念的和尚打着他的旗号起兵造反,原本在当地安居好几十年的朱慈炤平静日子彻底被打破了。

这是清朝自入主中原以来对前明最为严厉的一次清算,原本以为,清朝已经稳固江山近百年,绝对不会再兴风浪,但事实是,朱慈炤的这一次意外被揭露身份,就是一场噩梦。

虽然化名王士元,但朱慈炤所遭到的冲击是毁灭性的,他的妻妾和女儿都因为被揭发自缢而死,男性家人无一漏网。尽管这位早已经远离政治的前明皇子一再否认自己参与谋反,但是在政治压力下,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前明皇子,清朝对于这一起事件的处理也是干净利落的,这位年过六旬的皇子终究难免一死。

崇祯帝的三个女儿中,长女坤仪公主早夭,次女长平公主和小女儿昭仁公主可谓命运悲惨。

最小的女儿昭仁公主,因为父皇崇祯帝不忍其落与贼手,悲痛之余亲手挥剑杀死了她。次女长平公主,在甲申之变中,被崇祯帝断左臂,伤右臂,当场昏死。清朝入关后,长平公主曾在顺治二年(1645年)上书顺治帝请求出家,顺治帝反而将她嫁于学士周显。这位多灾多难的前朝公主,却在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因为思念父母抑郁去世。到此,讲述完了崇祯帝子女的全部结果,只能慨然哀叹曰“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帝王家!”

献愍太子朱慈烺,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初四日生,李败退时不知所终。

怀隐王朱慈烜,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崇祯三年二月初二日命礼部定谥号追封,崇祯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翠微山之原。

定哀王朱慈炯,母孝节烈皇后周氏,1644年不知所终。

永悼王朱慈炤,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1644年不知所终。

悼灵王朱慈焕(1633年-1637年),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崇祯帝第五子。民间所谓“朱三太子”,则是将朱慈焕误当是朱慈炯,传言他活着,故清兵入关之后,许多人假借他的名义起事,意图反清复明,造成清政府的统治难题。

悼怀王朱慈灿,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崇祯十年生,崇祯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卒,追封悼怀王,同年九月十六日葬翠微山之原。

悼良王,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三岁殇。

坤仪公主(名不详),母庄烈愍皇后周氏,早夭。

长平公主朱媺娖(1630-1646),周皇后所出。朱媺娖生母为王顺妃之说法实为1996年台湾作家林佩芬所写的《天问·明末春秋》一书中的杜撰情节,但后来却被多次引用。而公主年纪,“甲申年十六”的说法仅仅存在于明史,其余史籍均作甲申年十五,并都写明为周皇后所出,与《崇祯长编》记录公主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中宫出”相符。因此明史应是记错了公主年龄,公主实际应为1630年出生。

昭仁公主(名不详)(1639-1644),1644年被崇祯帝杀死。

余三女皆早逝,无考。

网站的所有内容均属于原作者或版权所有人所有,严禁复制或搬运。部分文章、图片等可能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展示。如涉及侵犯到你的权益,请留言,立删

(0)
上一篇 2024年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