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耶路撒冷哭墙 耶路撒冷哭墙的由来

著名的耶路撒冷哭墙 耶路撒冷哭墙的由来

“耶路撒冷哭墙”是什么?

“耶路撒冷哭墙”又称西墙,也有”叹息之壁”之称,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是犹太教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必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两千年以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哭墙是犹太教圣殿两度修建、在哭墙前聚集的犹太人两度被毁的痕迹,是犹太民族2000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在哭墙下,祈祷是犹太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祈祷的人群中,有手拿《圣经》、背着枪的女兵,也有胡子有一尺多长、专心虔诚的犹太老人。

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因为犹太人相信哭墙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来这里的人,无论是否为犹太人都一律戴小帽,因为他们认为,让脑袋直接对着上帝是不敬的。女性在哭墙不用蒙头,但在祷告后,她们一步一步退出祷告区域,退出时仍面向哭墙,表示恭敬。

以色列有一个哭墙,请介绍一下其背景来历?

哭墙又称西墙,是犹太教的一个圣迹。它位于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墙长48米,高约19米,由12层大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未使用胶泥,但墙体异常坚固。公元前10世纪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曾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即摩利亚山)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又称所罗门圣殿。圣殿长约30米,宽约10米,高约15米。殿前走廊长约10米。殿墙用山石砌成,墙上以香柏木遮护。殿右房屋内有螺旋楼梯,可上通屋顶。殿梁采的是一条粗大的香柏木。地上铺以松木板,金子帖面。整个圣殿分为内外两殿,门厅为礼拜场所,外殿为圣所,内殿的门框、门扇中香柏均用橄榄木制作,外表贴金,各门扣铰链,俱皆金链。内殿中香柏祭坛,亦皆金子包装:两个橄榄木作的”基路伯”活物,各高5米,亦用金子裹其面。”基路伯”具有人、狮、牛、鹰四种脸象;有两对翅膀,上面一对相接,下面一对遮体,其肢体下有四个可随意而行的轮子,而活物的上面坐着耶和华上帝。用金子铸出连接一起的两个”基路柏”要高张2.5米长和翅膀,两个翅膀尖的距离约5米,遮隐着”施恩座”,脸对脸朝着”施恩座”。据说,这是上帝所在之所,只有大祭司在赎罪日才可入内。殿前有两根柱子在左边的名”波阿司”(Boaz:古希伯来人,是伯利恒的一家富户,以利米勒的亲族了;右边的一根名”雅斤”古希伯来人名),殿门外走廊前还放置一个铜铸的大祭坛。殿院宽阔,院中有一个带台阶的大祭坛,为了祭司净身方便,也放置了一个称作铜海的大铜盆。这个圣殿的建筑及其所有安装设施,真可谓宏伟彤庭,金壁玉堂,仙仗宝座,华丽生辉。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经常络绎载道,门庭若市,因而成为古犹太人宗教、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公元前604年和公元前59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曾两次兴兵斥夺圣殿中财物;并于公元前586年攻下耶路撒冷,就在犹太教历阿布月初九日,,将这痤圣殿彻底摧毁。王国上下人员连同技工均被裹挟到巴比伦,作了囚虏。

波斯国第一代皇帝居鲁士二世来亡巴比伦后,于公元前538年,允许被俘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与此同时,还将圣殿中被掠走的珍贵器物5000件归还给犹太人。第二圣殿初期建筑工程并不顺利,停工十余年。后来在先知”哈吉”和撒迦利亚的鼓励下,所罗巴伯和约书亚再次领导群众,动手建殿。公元前516年,第二圣殿终于完成形式虽仿第一圣殿,但较为简易,此后犹太人亦多次对它进行修葺。公元前168年,希腊塞琉古王朝安条克四世在圣殿祭坛上向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献祭,曾遭到犹太人的反对。后经马卡比起义,洁净了圣殿,并成为犹太人每年修殿节纪念的由来。公元前37~前4年,犹太希律大帝重修第二圣殿,较前更为富丽堂皇,不亚于罗马的大庙宇。它的建筑,遵循传统格式,比过去更高大,装饰更加精美华丽。这样来之不易的宝贵建筑物,可惜于公元70年和135年又彻底被毁于罗马人之手,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圣殿从此公元691年曾并入伊斯兰教的岩顶和阿克萨清真寺的围墙,虽然如此,但犹太人仍很珍惜之,都被视为犹太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早在公元333年就有不少犹太人在该墙下聚集起家行宗教祈祷活动,甚至触景生情,号啕痛哭,哭诉罗马人毁坏圣殿之暴行。此衙千百年来,常有各地犹太人也来此号哭,寄托其对故国之哀思,抒发出”彼黍离离”之感叹,此即”哭墙”得名之由来。如今每天都有人来此面壁哭泣或祈祷,特别是每逢宗教节日,更有大批犹太人聚集墙下,举行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的祈祷仪式。

在哭墙奇迹般“流泪”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2002年的一天,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哭墙边上,好多人前来祈祷,他们看到在墙上的一个地方,一块巨大石砖流出了水滴,人们怀疑哭墙真的哭了起来,圣殿山的管理官员说,水滴是由装设的一条水管流出的,但有人说如果是正常水滴有可能蒸发,不可能扩散,于是有人猜测世界末日将要降临,还有人说是弥塞亚降临的前兆。

圣殿被毁后留下的废墟乱石被称为“哭墙”的原因是什么?

罗马人统治时期,一些犹太教徒夜里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地到圣殿来诵经祈祷,尽管他们所面对的只是圣殿被毁后留下的废墟乱石,残砖碎瓦。后来,当罗马人的限制稍有松动时,一些犹太人便用废墟上的大石块,顺着残存的原圣殿西墙垒起了一堵大墙。从此次后,每年犹太教历的11月9日,也就是圣殿被纪念日这一天,都会有许多希伯莱人来到这堵大墙下,哀今思昔,抚墙痛哭。因此,这堵大墙就被人们称为“哭墙”。而希伯莱人更多地把“哭墙”称为“西墙”,因为它们位于原犹太第二圣殿的西侧。他们相信,提多摧毁犹太圣殿后,这堵大墙是圣殿惟一残留下来的部分。许多世纪以来,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统治者都不允许犹太人到原圣殿的遗址(被称为圣殿山)去,于是,位于圣殿山一侧的哭墙就成了犹太人惟一可以去的地方。而且按犹太教义的说法,只有当救世主弥赛亚降临,被毁的圣殿才能重建。因此犹太人就把那堵大墙当做圣殿本身,在这里礼拜、祈祷以及进行各种重要的宗教活动。久而久之,这堵大墙就成了犹太教最神圣的圣址。

以色列哭墙的来历

哭墙又称西墙、叹息之壁,是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

犹太教(Judaism)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必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

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来此朝觐和献祭的教徒络绎不绝,从而形成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 ;

网站的所有内容均属于原作者或版权所有人所有,严禁复制或搬运。部分文章、图片等可能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展示。如涉及侵犯到你的权益,请留言,立删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7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